欢迎光临青海都市网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化

泉州八卦沟:千年排水系统 滋养古城人间

八卦沟,始于福建省泉州市区的临漳门,沿新门街、涂门街北侧平行流至涂门水闸,接入南环城河,全长2930米;另外还有681米长的小八卦沟。一条千年沟渠绕遍半座古城。 

据有关资料记载,这些沟渠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,系泉州老城区排水系统,唐代以来泉州府的子城、罗城遗留的壕沟和池塘,经过宋元时期逐渐连接而成排水渠道,形同八卦,流水贯穿市区。 

千年泥沙沉积,现在这些沟渠很浅,沿着古街巷陌徐徐游逛,能看到沟渠的水在汩汩流动,给人一种宁静致远、历史沧桑的时代感。 

曾经是护城河,后来是排水系统,更“兼任”防洪排涝、蓄水抗旱几重功能,泉州八卦沟成了罕见的古代城市水利系统。 

 

八卦沟部分 

 

八卦沟之一的罗城城壕沟

从命名中看到历史传承 

八卦沟并不是一开始就叫这个名字,之前都称之壕沟,正式命名“八卦沟”始于明代。伴随时代发展,泉州市区人口不断增加,古城区不断拓展,应势而起,随时发展,历朝历代古城的排水系统都有扩建和疏浚。 

这些历经千百年营建和疏浚的内外大小沟渠构成的排水系统,有的虽已湮塞,但相当部分至今仍在发挥作用。 

 

八卦沟流程近万米 

八卦沟规模宏大,主沟、支沟总长达9500米。沟渠两岸叠砌筏形堰岸。这种堰岸如同筏形桥墩,具有宋代建筑特点,有石头护底、砌堤,故能承载负重,大水难以冲毁,虽然年代久远,依旧不易变形,不易坍塌。无论主沟、支沟,都有足够大的截面积,满足容纳和过水之需。 

城内的百源川池,就是11处大池塘之一,现存面积13余亩,是重要的蓄水、泄池枢纽之一。雨水漫灌的时候,可以泄洪蓄水;干旱季节可以将蓄水用于灌溉等。是多功能、一体化的城中湖。 

岁月无语,惟物能言,这是一套非常科学的排水系统,保护泉州古城千年之久。 

 

八卦沟排水系统位于泉州中心的鲤城区 

在流淌中看遍繁华 

历史上,人工挖掘的八卦沟总长达到10多公里,大小桥梁百座,数十个池塘,林林总总,人工湖星罗棋布。 

八卦沟排水系统所在的泉州中心鲤城区,1300多年来一直是历代州、郡、府、署、市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交通、信息中心和政府所在地,由此逐步发展为“梯航万国、商船辐辏”的港口城市,享誉中外。 

如今的八卦沟,始于临漳门,沿新门街、涂门街北侧平行流至涂门水闸,接入南环城河,全长2930米;另外还有681米长的小八卦沟。一条千年沟渠,绕遍半个古城。八卦沟石底、石岸保存较好,除个别沟渠堵塞外,作为城市的给排水工程较少受到破坏。流过古城区的老街巷,沿着沟渠两侧生长的植被,四季葱茏,鸟语花香,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。令人惊叹啊,沿着八卦沟流淌的方位,竟然如此曲径通幽。 

 

 

沿途历代遗址、艺文碑记、古亭石桥不胜枚举,关帝庙、水仙宫、清净寺、黄氏宗祠、祖师桥、清真桥、井巷桥、叠芳桥、通津桥、鹊鸟桥……现在的八卦沟周边,更有集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主题文化街区,灯红酒绿,市声琅琅。 

八卦沟展现了一座古城历史变迁的城市肌理,体现了泉州古城结构格局。多年以前,八卦沟就已经是泉州市有名的文物保护单位,同时也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建筑的重要史迹,了解古代水利系统的现实依据。 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青海都市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青海都市网 qh.zhxinw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